閱讀完2010年cic有關于sns行業報告后,不得不感嘆中國sns的近年發展之熱。中國sns文化在一定程度上沿襲了美國sns文化,但兩者之間有哪些區別呢?中國sns相對于美國sns又有哪些特色呢?
廣度與深度之差:
美國有了facebook,就不會有第二家可以與之相抗衡的網絡社交人際網絡。隨著facebook的迅速發展,比facebook更早的sns網站friendster也逐漸沒落。同樣,有了twitter就沒有出現過twitter第二;而foursquare只能以地理位置作出發點做自己的sns。縱觀中國網絡市場,卻是長江后浪推前浪的競爭場面。社交人際網絡模塊中,就有人人和開心這兩家占據主要市場份額。視頻類網站模塊中,優酷,酷6,土豆等等一批視頻網的競爭也是一波剛平一波又起。美國網絡文化以及sns文化,競爭的是進入市場的時間以及進入市場時的抓眼球程度。而中國網絡市場上,比的卻是誰能持續做大這個蛋糕,誰的服務更能滿足網絡使用者的需求。
市場需求之差:
美國sns上注重的是真實交流和朋友互動,而中國sns上卻主要以虛擬游戲為向導。中國網絡用戶工作繁忙,愛好平時忙里偷閑玩玩網頁小游戲輕松下。因此,伴隨著偷菜,爭車位游戲的熱度升級,以及星座,第一印象等小應用的普及,開心網也在sns界紅火了把。與之相區別的是,在facebook上卻并非以網頁游戲作為主打,而更重視朋友間event 邀請,狀態評論等等人性化使用的發展。
虛擬與真實之差:
facebook在1個月前對于平臺上的隱私權限設置進行了大規模升級,旨在保護用戶隱私,為用戶創造更好更真實的體驗環境。而中國sns卻無法脫離虛擬物品和虛擬人物。如人人網在2010年年中開發的虛擬用戶升級平臺,微博上虛擬粉絲購買,還有再早前的qq空間的虛擬幣等等。中國網絡用戶傾向于在網絡世界中尋找另一個自我,在虛擬的平臺上購買大房子,購買名車滿足自己平時很難實現的夢想。
中國sns與e-commerce的結合:
淘寶開發的淘江湖便是一個非常經典的例子。淘江湖更注重網民們共同愛好的發展,為他們創建一個互相分享購買心得,團購訊息,曬寶貝的平臺。當然,這一平臺最終還是與淘寶網緊密聯系起來,在不知不覺間促進了淘寶網的發展。
市場營銷與sns在中國:
中國sns的轉帖為網民們尤其是白領網友們提供了一個微型的窗口,了解身邊發生的趣事大事,知曉國外最新動態,隨便翻看下順手轉個貼就成為了一個非常特別的sns渠道。但許多聰明的品牌卻利用了轉帖這一特殊的渠道進行市場營銷。仔細觀察,轉帖功能實質上是一個病毒營銷的好工具,品牌借此渠道發布自己最新的產品信息,活動預告,如果做得有趣,便會得到網友的轉帖傳播。另一個營銷渠道便是品牌植入sns,比如產品化身為虛擬禮物用于用戶之間的贈送,比如植入sns游戲內不但提高了品牌的awareness也增加了游戲的樂趣。
2009年開心網大熱,2010年微博卻完全蓋過了開心網的光芒,中國sns的近年發展異常火熱,各大平臺的競爭也很激烈。2011年又會流行什么呢?讓我們拭目以待。
源地址:http:///in……0/07/30/p2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