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年的好萊塢圣誕電影《美好人生》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gorge從小就有一個環球旅行的夢想,但是每當這個夢想近在咫尺的時候,總有一件事情將其打斷。最終gorge繼承了父親一手創建的房屋信貸銀行。在1964年圣誕前夜,因為用于交稅的款項遺失,銀行面臨著被查封的風險。心灰意冷的gorge跳河自殺,偶遇天使。天使使其明白了一個道理:無論他面臨的人生多么不幸,但是如果沒有他,對于周遭的人將是更大的不幸。
以上話語寫在開篇之前。
《美麗人生》中向我們呈現了一個截面:銀行發展的初期。gorge繼承的父親留下的銀行,是一個房屋信貸銀行,主要是匯集窮人的零散資金,給窮人蓋房子。這揭示了銀行的作用:集中資金辦大事。因為對于任何一個窮人來說,可能一輩子也無法積累足夠的資金擁有自己的住房,但是通過集中大家的資金,就能夠購買地皮、建設成棟的房屋。那么,別人如何甘愿將自己的資金交給他人使用?信任。在《美麗人生》中,周遭的鄰居對于gorge十分信任,都愿意將自己的勞動所得,交給gorge保管和投資。信任是所有金融機構以及金融產品存在的基石。
如何讓個體對于金融機構產生信任?對于這一問題的回答就是金融發展史。從金融發展史中,我們理解到,僅僅依靠金融機構和個體進行契約的建立,無法產生個體對于金融機構的信任,因為存在著太多的信息不對稱,即時建立起了信任關系,也會因為金融機構的一次肆意妄為和人性的貪婪,使得信任蕩然無存,例如金融機構的破產、負債、虧損等等。所以,國家力量開始介入信任的建立。人類設計了很多金融制度以及規章,來暢通個體和金融機構的信息溝通,避免信任關系的破產,其中重要的制度包括:中央銀行制度、存款準備金制度、再貼現制度、存款保險制度、信息公開制度等等。于是,才有了今天的各國金融體系。雖然,在過去的時間里,這一體系一再受到挑戰,但是總體而言,金融體系運營基本能夠實現穩定和高效。
以上簡而言之,金融機構存在的兩個基礎,第一,能夠讓個體產生信任,第二,具有將分散資金歸集以及放出去的能力。
對照以上兩條,我們來看看所謂的互聯網金融。
阿里金融帝國
馬云在最初打造支付寶的時候,應該不會想著某天讓支付寶成為一家金融機構,乃至是吞噬金融大亨的金融機構。當電商產業鏈日趨完善,阿里突然意識到支付寶是產業鏈中不可或缺的一個環節,唯我獨尊,無法替代,并且未來可能成為一個金礦,所以開始對于支付寶倍加重視,以至于要親自操刀。今天的支付寶已經有能力將眾多的分散資金進行歸集,但是“放出去”的能力則處處受到制約。首先受到制約的就是國家金融政策,支付寶作為支付工具,是不具有攬儲和放貸功能的,但是實際上,在攬儲方面,支付寶不亞于任何一家國有銀行。隨著資金池子的規模越來越大,阿里需要為支付寶找到一個資金放出去的出口。實體銀行資金流出,有兩個重要口子,一個就是再投資,一個就是貸款。于是就有了投資性銀行和商業銀行的分野。雖然2008年的投資銀行倍受詬病,但是投資銀行的資金運作效果,確實毋庸置疑的。阿里在這兩個口子上都選擇了謹慎而為。阿里另建了一個小額貸款公司,在規則范圍內試水資金放貸,而不是用支付寶來作為試驗。阿里還聯合天虹基金管理公司,為支付寶大量的資金尋找投資的出口。正是因為這個出口,引起了爭議。
百度百發逼宮
百度是聰明的,百度百發完全復制余額寶的模式,但是在宣傳上,更為大膽,試圖將互聯網金融出口的口子撕得更大,進而占據市場先機,所以百度百發直接提出了8%收益率的保證。這一策略的明智之處在于,如果監管部門判定此種模式違規,那么支付寶違規在先,實際上是零和博弈。如果監管部門聽之任之,那么百度百發就能以聲勢奪人。與其說,百度是在試探金融監管的底線,不如說是百度是在向阿里挑戰和逼宮。最終的結果,百度百發未能成功上線,但是百度金融中心聯合的華夏基金公司旗下的華夏現金增利貨幣基金依然首日就獲得了10億元的銷售額,也算作是“進十退一”。
乏善可陳的互聯網金融
得出這一結論,基于三點理由:第一,目前所謂的互聯網相比于實體金融機構體系而言,模式上沒有看出任何突破性的創新。第二,目前存在的互聯網金融產品,阿里也好,百度也好,尚且欠缺金融的本質。第三,互聯網金融公司每前進一部,都謹小慎微,并且對于風險考量不足。就第一點來說,的確,余額寶讓天弘增利寶基金短短十個月時間里,成為了中國規模最大的基金產品。百度也讓華夏現金增利貨幣基金規模數倍膨脹,但是這只能說明支付寶和百付寶的基金銷售角色扮演的非常好,在進一步說互聯網支付工具是購買基金產品的一個良好的入口。規則還是那樣的規則,玩法還是那樣的玩法,不過是現在我們不用去銀行購買基金。就第二點來說,正如筆者前文多說,金融最本質的基因是信任,但是百度的虛假廣告,阿里巴巴曾經的“欺詐門”,對于信任至少會有所損耗。好吧,即時我們不提往事,儲戶之所以信任實體金融機構,是因為國家信用可以為這些金融機構信用崩潰“兜底”,而互聯網金融尚未進入國家金融體系之中。最后再來說第三點,余額寶以及百度金融中心,選擇的基金都是貨幣型基金,從風險上看,其屬于中度風險,對等的也就是中等收益。這種選擇策略一方面能夠對于風險起到一定抑制,另一方面貨幣型基金的收益能夠獲得保證。而在基金產品之中,收益最高的當屬股票型基金,股票型基金的持有人中機構持有比例較高,所以其抗風險能力更強。當時當一個基金散戶占據了大多數的時候,其抗風險能力自然較差。而天弘增利寶貨幣以及華夏現金增利貨幣基金散戶預計將會是主體。
互聯網金融向何處去
評論人士的口中不斷蹦出“阿里金融帝國”或者“百度金融帝國”的字眼,我們姑且認為將來會出現這樣的帝國,但是要形成了一個帝國,最重要的就是“頂層設計”。互聯網金融現在最缺的就是頂層設計,設計就是規則。互聯網發展的近20年,大佬們明白了一個道理,蠻力可能創立事業,但是不能做大事業和延續事業,只有具有規則的市場,才是逐漸做大的保證。
互聯網金融產品有如下兩條路可走:
第一條:進入現有的金融體系之中,成為一個強力的競爭者。雖然我國金融體系的進一步開放,對于設立金融機構的限制也在放寬,阿里巴巴、百度完全有能力設立實體的金融機構,接受成熟的金融規則約束。例如他們開始開銀行,可以借助其平臺優勢攬儲、放貸以及從事目前金融機構從事的所有業務。這樣以來,信用有了,資金出口有了。不過,互聯網金融產品也就完全淪為了為金融機構服務的工具。帶有互聯網基因的實體金融機構將是一個強力競爭者。
第二條:另建一套互聯網金融規則,成為一個刀口嗜血者。當然,阿里巴巴或者百度也可以試圖重現構建自己的互聯網金融信用以及規則,以此減少可能的風險,不過這需要國家層面的政策創新和支持。互聯網金融公司可以劍走偏鋒,或者循序漸進,吸收目前互聯網金融中某些創新的因素,例如p2p等等。這樣未來,我們尚且難以看見其輪廓,但是道路將會無比艱辛。
總之,且行且珍惜。看著遠方的,珍惜已有的。
本文由丫丫玩手機游戲:http:/// 原創,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