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個維度是類別,就是用戶的需求品類。我們可以把需求劃分得很細致,租房是要合租還是整租,藝術培訓是要學鋼琴還是學跳舞。
2000年前,姚勁波還是中國銀行山東分行的一個技術員。“單純做技術與志向不符”,他毅然選擇辭職南下創業。之后,他創辦一家提供域名交易服務的網站,賣給了中國萬網,賺得人生第一桶金。期間,還與兩位同事共同創辦學大教育。最終,姚勁波選擇離開,想獨立創業,做真正的老大。
一個位置對應的經緯度、房產、公司、服務等信息,我們叫置點信息。58同城與生活服務相關的置點信息積累得非常完善。過去7年里,我們的團隊一直在用比較辛苦的方式去搜集,今年已經是第八個年頭。如果你在一個小區里租房,我就把房源按遠近展示給你,你來篩選。發布也是一樣,我們默認你不需要填任何信息,地理信息、小區信息、圖片甚至報價范圍都建議好,你只需要選個戶型就能發布。
此外,今年58同城成立了bi部門,用商業智能發現那些難以感知的用戶需求。而且bi部門配置強大,因為我相信三五年后數據會是58最核心的資產。我們馬上會發布一個“58生活指數”,將數據免費提供給用戶做參考,比如在一個小區應該提供哪些生活服務、怎樣租房、租什么樣的戶型合適,還包括找工作時職位的參考薪資。
雖然生活服務在許多細分領域上都有人做得不錯,但一個人的需求是多方面的,可能今天要找個家教,明天要找個水電工。用戶的需求每天都在變化,而且每個需求都不是高頻發生,針對每個需求要讓用戶記住一個品牌很難。58同城將這些不同類別的需求聚合在一起做成一個平臺。
其實58同城所有對客戶、用戶的感覺都是從報紙的分類廣告和黃頁中來的。以前報紙上有厚厚的一疊分類廣告,沒有互聯網的時候,大家把廣告投到這些媒體,或者在樓道里蓋個章、貼個小廣告。但有了互聯網,尤其是移動互聯網之后,這些渠道被證明是低效的。現在,傳統黃頁衰落,產生這些信息只有上58同城等平臺。所以這五年我們發展非常穩定,沒有像視頻一樣突然起來然后行業混戰,也沒有像人人、開心這些sns一樣突然漲上去然后掉下來。我們可以期望每個月的流量,每個月的收入都比上個月高。此外,上網的老百姓越來越多,用于生活服務的消費需求越來越多,互聯網會從原來的娛樂慢慢轉到未來的生活服務,這些都一直推著我們平臺成長。
58同城只有五六人、還未正式上線時,軟銀賽富揣著500萬美元找上門。這筆錢剛剛燒完,軟銀賽富的4000萬元人民幣追加投資入賬了。2010年,軟銀賽富拉著dcm進行第二輪投資,這次是1500萬美元。就在2010年12月初,他又拿到了華平創投的第三輪融資:6000萬美元……
他一開始瞄準了分類信息網站craigslist.org這一誕生于美國本土的神話。于是,2005年,標榜要做中國craigslist的58同城誕生了。姚勁波曾評價自己一路“走得很順”,而且“從頭就順”。他實則在這個領域燒了5年的錢,直至2010年才把賬面做平,探究出craigslist的“中國式生存”。
至少在分類信息行業,58同城還在努力樹立門檻,做好服務本身就是門檻。當然,今天58同城還比較粗獷,很多地方做得我還不滿意。分類信息網站信息亂七八糟、真假莫辨,你所選的行業就決定了你會在某個位置,58同城要做的就是永遠比別人走得快。
58基本上不在互聯網上投任何廣告,因為我認為免費就是最大的廣告。但在線下58有大量廣告,因為我認為58的用戶是在線下的,最貼近生活的地方在哪里58廣告就在哪里。(姚勁波 58同城網創始人、ceo)
移動互聯網給58同城帶來了新的想象空間。這一點我們意識到的比較早,三四年前我們就開始開發app,在七八年前我們就開發了一個wap站。去年,我對團隊說,58同城pc流量有可能會停止增長,甚至開始下滑,之后所有增量都來自移動端。這個判斷還比較準確,58同城pc端沒有停止增長,但是增長已經相當有限,而無線互聯網正在開始爆炸。
“我不著急上市,現在上市太虧了,我要做得更大些再上市。”幾年前,姚勁波一句話曾觸動創業人群敏感的神經,上市對他來說并無太大誘惑。不著急上市,或許在他看來,自己做的事業出售越晚價值越大。事實上,也一直有資金愿意為他買單。
《中國企業家》雜志2013年第13期曾邀請姚勁波做客《變量》欄目,暢談58同城的“格子”理論。一起來看看,姚勁波將分類信息網站越做越強的軌跡與經驗。(文/姚歡)
58同城網創始人姚勁波
生活天然與位置相關的,58同城又是一個發布信息的平臺,所以對移動互聯網,我們必須抓住“位置”和“發布”兩個要素。但58同城服務的群體,恰恰是中國使用it技術最不成熟的群體,所以58同城一直在努力降低用戶的使用門檻,基本上所有的事情我都要幫商戶做。
首先我們有一支隊伍有一套方法去提高信息質量,我們希望永遠比對手甚至垂直網站做得更好,就需要長遠的投入。今年58同城剛任命了一位首席信息官,會建立一套算法用更多規則判斷信息,讓90%的工作用信息完成,讓騙子來58同城什么都做不了。此外針對信息,還有一個算法叫質量分,如果商戶被人投訴過就會扣分,商戶做不同種類的認證會相應加分,發布的信息豐富也會加分。
8年來,姚勁波一直走在前進的跑道上,試圖證實分類信息網站會是下一個真正百億級別企業。借助上市證明自己已沒那么重要了,“分類信息網站信息亂七八糟、真假莫辨,你所選的行業就決定了你會在某個位置,58同城要做的就是永遠比別人走得快”。
對于58同城的模式,在姚勁波看來,也越來越清晰:“我們不會做b2b,也不會做娛樂,而是要滿足與用戶生活相關的一切需求。”“在分類信息行業,58同城還在努力樹立門檻,做好服務本身就是門檻。當然,今天58同城還比較粗獷,很多地方做得我還不滿意。”
這個平臺是完全免費的。這么多年我們都堅持免費,因為我們相信還有很多人沒有用過58同城,他們需要很低的門檻來完成第一次使用。如果收費,很多人就不會來用,永遠體驗不到這里效果多好,有多少人在找。我們就是希望所有的人,無論商家還是個人愿意在58里免費發布信息。58的商業模式就是當很多人發布信息時,有人愿意把信息放在前面或是更引人注意的位置,然后選擇性地向58付費。
同時,58同城在天津成立了一個審核和客服中心,有幾百個坐席。系統無法審核的信息每一條都會被人工審核,而且審核是多維度的,既可以在網上搜索,也可能人工向舉報人、相關部門核實。
現在大量用戶每年會用58同城找一次房子,賣一兩次二手貨,一年對我們的需求也就是兩三次,實際上我們可以讓它變成每個月一兩次。58同城的研發思路不是沿著收入去做,而是沿著用戶需求拓展。58的收入主要來自房產、招聘、汽車等品類,如果做任何事情都是基于收入或是商戶付費與否,就把自己做窄了,變成垂直網站了。58想做的是平臺,一直去發掘沒有被滿足的用戶需求,要一直走在用戶前面。像票務、寵物、旅游、拼車,包括二手物品買賣,這些類別基本沒有任何收入,但有很大的用戶需求,我們也會持續地投入團隊。在58同城產品部門和銷售部門是分離的,產品部門就是考核用戶量、用戶體驗;收入部門就是考核收入。大量垂直網站內容和銷售捆綁在一起,這就是58同城和垂直網站最大的不同。
如今,58同城網昨晚(10月31日)成功登陸紐交所,開盤價21美元,比17美元的發行價高23.5%,早盤大漲47%,一時掀起中概股赴美上市的小高潮。截至北京時間11月1日0點,58同城股價上漲8.08美元,報25.08美元,較發行價上漲47.53%。盤中最高股價達27美元,較發行價上漲58.8%,以此計算的市值達21億美元。
58同城不會特別針對某個領域做很深的投入。我們將紛繁復雜的“格子”劃分成五六個模塊——家教、律師、司機或者保姆,都是在找人;搬家、商業服務等,是在找公司;還有一類是信息變化特別快的,如房產、招聘、租房——然后針對每個模塊整體改善,如果有條件的話,我們就把它做成閉環。
58同城這種產品就是這樣,你永遠不要期望它有翻天覆地的變化。因為這是一個存在了兩百多年形式的分類廣告,有報紙就存在了,一直是延續發展下來的。但是我想做的是,每一次用戶來的時候,隔了兩個月或三個月一定要有驚喜,一定不能失望,能發現58同城比以前又有了很大進步。
第一個維度是地域。原來我們叫58同城,現在“同城”這個概念也太大了。比如北京,不說朝陽區、海淀區,一個小區地域都很大,天通苑東區和西區相隔好幾公里。我們把地域維度細化到城市商圈或者小區,有了移動互聯網甚至可以精準到100米以內。
我們未必只想做到信息這個層面,也想慢慢選擇一個閉環讓服務更加可靠、更吸引人,我們也在努力嘗試。但目前全世界只有個別領域有成功的閉環,中國情況就更復雜。租房、打車等成功案例中,95%的平臺只能滿足到信息層面,不過只要你的信息量夠大、品質夠好,只做信息層面也能滿足90%的用戶需求。
手機天然更適合發布信息。以前商戶要先拍照,然后傳到電腦中再發出去,現在手機一拍就可以發出去,最快只需要幾秒鐘。一年前,我們調查發現50%以上用戶都有智能手機,我們只要拜訪客戶就會幫他安裝58同城的商戶端并培訓他使用。58同城為商戶提供了一個在線溝通工具,只要用戶發起請求,他的手機立即會響起來,58同城會按地理位置推送。
姚勁波:58同城的模式越來越清晰,我們不會做b2b,也不會做娛樂,而是要滿足與用戶生活相關的一切需求。按兩個維度,58同城把這些需求劃分成許多格子,用戶定位到相應的“格子”滿足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