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兄們一年花在打dota的時間大約3000小時,如果將有限時間投入到無限的‘為師妹服務’的偉大事業(yè)中去,和諧社會還會有多遠?”
2011年“光棍節(jié)”,打著“紅娘”旗號的“師兄幫幫忙”網站在清華校內公測,很快在高校間躥紅,2013年初已面向全國100所重點高校開放,累計用戶120萬
該網站聯合創(chuàng)始人申磊介紹,產品設定“女生=師妹,男生=師兄”,師妹會發(fā)布修電腦、取快遞、考試輔導等各類求助信息,師兄提供幫助,事后師妹請吃飯或送禮物作為答謝
這個聽起來性感美妙的網站曾被認為是“校園百合網”,申磊反駁說,它的基調還是社區(qū),以“互助”為主線,幫助同學多認識有價值的朋友,戀愛交友是意外收獲之所以叫“師兄幫幫忙”是為了傳播效應——每個女生都有一顆師妹的心,每個男生都有一個師兄的肩膀
事實上,2012年3月他們就取消了發(fā)布任務只能是女生的設置,任何人都可以是“師兄”或“師妹”
申磊2010年由廈門大學保送至清華大學精密儀器系讀博士,2012年為專心創(chuàng)業(yè)選擇休學兩年這個不安分的年輕人,本科時賣過電話卡、詞典和雜志到清華之后,他剛好趕上一個新能源項目,獲得校方很多支持,遺憾的是,項目最終因市場和技術原因流產了這讓申磊意識到選擇一個與團隊、資源匹配的項目對學生創(chuàng)業(yè)的重要性,他和同伴把目光投向了身邊的學生群體
他們發(fā)現,大學生經常遇到學習、戀愛等各種困惑,有限的朋友資源往往讓人束手無策而傳統(tǒng)社交網站所建立的其實是泛社交關系,真正有價值的用戶還是以熟人用戶為主體的群體“師兄幫幫忙”的創(chuàng)意由此產生,主要挖掘介于熟人與陌生人之間的彼此有一定信任感、愿意走到線下的用戶
說到校園社交網絡,自然繞不開人人網和facebookfacebook則早早跳出學生群體的局限,奠定了社交媒體老大的地位申磊顯然注意到這個問題,正在把“師兄”范圍從校內擴大到校外,讓更多已畢業(yè)的“大師兄”為在校師弟師妹提供幫助他們還在很多城市建立了“幫幫忙”陣營,定期組織線下沙龍、聚會等活動
這個接地氣的年輕團隊,拿到了idg的投資和薛蠻子的天使投資2012年4月底,上線了android和ios移動應用
成長是痛苦的他們曾面臨兩次資金鏈斷裂的危險,由于缺乏行業(yè)資源從橫向合作到縱向提升產品尚顯稚嫩……更重要的是,還不能把人氣轉化成財氣未來他們打算與騰訊、開心網、美亞娛樂等機構合作,企業(yè)對校園市場的關注可能是未來的掘金點之一但具體商業(yè)模式仍不清晰申磊相信,只要他們成為大學生移動校園的必要元素,理想與商業(yè)的結合點會隨之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