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富玉基本資料信息:
1973年10月至1976年1月,在長沙冶金工業學校采礦專業學習;
1976年1月至1979年6月,任冶金部華北冶金礦建公司組織部科員;
1979年6月至1982年9月,任河北省委組織部科員;
1982年9月至1986年9月,先后任河北省委辦公廳秘書、副處級秘書;
1986年9月至1989年4月,先后任河北省獲鹿縣委副書記、縣長,縣委書記;
1989年4月至1991年7月,任河北省石家莊市副市長;
1991年7月至1993年6月,任海南省??谑懈笔虚L;
1993年6月至1994年5月,任海南省??谑形N?、副市長;
1994年5月至1995年1月,任海南省瓊山市委書記、市長;
1995年1月至1998年2月,任海南省瓊山市委書記、市長(正廳級)(1992年9月至1995年10月,在華中理工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社會學系應用社會學專業攻讀碩士研究生);
1998年2月至2002年4月,任海南省委常委,三亞市委書記,三亞警備區黨委第一書記(1996年9月至1999年7月,在華中理工大學工商管理學院管理科學與工程專業攻讀博士研究生);
2002年4月至2002年5月,任海南省委副書記,三亞市委書記,三亞警備區黨委第一書記;
2002年5月至2004年12月,任海南省委副書記,??谑形瘯?,海口警備區黨委第一書記;
2004年12月至2007年11月,任貴州省委副書記;
2007年11月至2012年1月,任貴州省委副書記,貴州預備役步兵師黨委第一書記;
2012年1月至2012年4月,任貴州省委副書記,省政協副主席,貴州預備役步兵師黨委第一書記;
2012年4月至2013年1月,任貴州省政協副主席;
2013年1月起,任貴州省政協副主席、黨組書記。
2013年1月,當選貴州省政協主席。
王富玉同志是十一屆貴州省委委員,十屆貴州省政協委員
王富玉簡介:
王富玉,男,回族,1952年8月出生,河南唐河人,1976年1月參加工作,1974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在職研究生學歷,管理學博士?,F任貴州省政協主席。十一屆貴州省委委員,十屆貴州省政協委員。
王富玉其它相關資料:
王富玉:實現...體制
2012年11月,貴州畢節5名流浪兒童為了避冷,藏在垃圾箱中不幸死亡的事件曾引起全社會廣泛關注。兩會期間,本報記者采訪了全國政協委員、貴州省政協主席王富玉。他坦言這一事件暴露出的是全國共存的留守兒童問題,建議要采取多種措施加以解決。
王富玉說,貴州有700萬人在外地打工,留守在家的老人,因為文化素質不高或者身體不好等因素,難以監護好孩子。畢節流浪兒童的不幸遭遇,實際上是局部現象暴露出全國共同存在的留守兒童問題?!八麄兊母改冈谕獯蚬ぃ瑤讉€小孩自行離開學校,老師和家長都無法及時找到孩子。”
王富玉表示,也應該承認,這一事件直接推動了應對留守兒童問題的完善。在解決留守兒童問題上,貴州遵義的“三關愛”(關愛空巢老人,關愛少年兒童,關愛沒有勞動力的家庭)逐步探索出有益經驗。如果能推動,將更好地解決留守兒童問題。
“根本問題是地區發展慢,區域發展不協調,他們的父母不能就地就業?!蓖醺挥裾J為,從根本上來講,解決留守兒童問題,要加快欠發達區域的發展,創造一批讓群眾能夠就近就業的產業。
王富玉建議,學校可以建立留守兒童寄宿制度,讓孩子住在學校,由老師天天負責照顧。各級政府部門聯動,實現“家庭—學?!鐣比灰惑w的幫助體制。
王富玉:努力推進..
2011年7月3日,貴州省受中央表彰的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優秀共產黨員和優秀黨務工作者座談會在貴陽舉行。貴州省委副書記王富玉出席并講話,省委常委、省委組織部部長孫永春主持會議。
王富玉代表省委向此次受到中央表彰的先進集體和優秀個人表示祝賀。他說,你們是全省各條戰線廣大黨員干部的優秀代表,你們的先進事跡和崇高精神,集中展示了新時期黨組織與時俱進、開拓進取、攻堅克難、勇往直前的強大戰斗力,充分體現了新時期廣大共產黨員求真務實、無私奉獻、頑強拼搏、奮發有為的精神風貌,是全省廣大黨員干部學習的榜樣。希望同志們珍惜榮譽,再接再厲,在工作中勇當"開拓者",爭當"排頭兵",把取得的成績和榮譽轉化為做好本職工作的強大動力,在平凡的崗位上創造一流的工作業績,以實際行動進一步激發廣大干部群眾干事創業、建功立業的熱情。
王富玉強調,全省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要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胡錦濤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上來,按照省委書記栗戰書的講話要求,緊緊圍繞加速發展、加快轉型、推動跨越主基調,結合當前正在開展的"創先爭優"、"三個建設年"、"四幫四促"等活動,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帶頭貫徹落實省委一系列重大決策部署,立足本職崗位,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在推動全省經濟社會發展中創先爭優,爭做堅定理想信念的先鋒模范,爭做牢記黨的根本宗旨的先鋒模范,爭做實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先鋒模范,把共產黨人的先進性在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的實踐中充分發揮出來,始終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矢志不渝地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努力推進貴州經濟社會發展的歷史性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