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建亞基本資料信息:
1982年,張建亞與謝小晶、田壯壯共同執導《紅象》,這是北京電影學院78班的第一部作品,被稱為“第五代的第一聲吼叫”。之后,他主要涉足喜劇片和災難片。在畢業后的第十年,張建亞編導了《三毛從軍記》,引起了強烈的文化反響,開創了中國電影后現代喜劇風格。
張建亞認為,游戲、快感、新語言在電影戲劇中是很重要的元素。無論拍什么,拍得好看才是硬道理。所以,他的創作風格與第五代的同學們截然不同,他的影片沒有文以載道的重任,既不愿起啟蒙教育的作用,也不會居高臨下地俯視眾生。張建亞將觀眾作為朋友,拍好玩、好看的作品,長期致力于中國喜劇電影的創新與發展。他的喜劇片主角都是小人物,在爆笑之中包含諸多深刻的辛酸和不便言表的嚴肅思想,寄予人文關懷。
此外,從《大鬧天宮》開始,一直到現在的《錢學森》,張建亞始終在探索電腦特效、模具造型在電影中的結合運用,卓有成就,成為中國電影“技術派”的領軍人物。張建亞代表作《三毛從軍記》
在工作和生活中,張建亞具備平易、幽默、健談的個人風格,業界稱其“老頑童”。
謝永均在《張建亞電影研究》一文中,對他的導演風格和電影內涵有詳盡論述。
張建亞簡介:
張建亞也嘗試不同的類型風格,他執導的歷史大劇《貞觀之治》,再現了初唐歷史風貌及活生生的貞觀君臣,受到歷史影迷的推崇。近期,他又擔任新版《西游記》的總導演,再次成為觀眾關注的焦點人物。
他的前妻是一代影后張瑜,在《王先生之欲火焚身》中扮演伊雯。
張建亞影視作品:
電影
《錢學森》(2011年)
《愛情左燈右行》(2008年)
《東方大港》(2007年)愛情呼叫轉移 (20張)
《愛情呼叫轉移》(2007年)
《極地營救》(2002年)
《緊急迫降》(1999年)
《開心多來咪》(1997年)
《大鬧天宮》(1996年) 拍攝1/3時因故中止
《超霸女郎》 (1994年)
《絕境逢生》(1994年)
《王先生之欲火焚身》(1993年)
《三毛從軍記》(1992年)貞觀之治(10張)
《義膽忠魂》 (1991年)
《挑戰》 (1990年)
《綁架卡拉揚》(1988年)
《少爺的磨難》(1987年)
《冰河死亡線》(1986年)
《紅象》(1982年)
數字電影
《扈三娘與矮腳虎王英》(2008年)
《青面獸楊志》(2008年)
《母夜叉孫二娘(2008年) 》以上3部為水滸英雄譜系列
《微笑》 (2003年)
《鷂子龍五》(2003年)
《黑脊背》(2003年) 以上2部為關中刀客系列
電視劇
《西游記》(2011年)
《貞觀之治》(2006年)
《臨界二十天》 (2005年)
出演影視
《十月圍城》(飾馮老板)
《建國大業》(飾蔣介石侍衛官)
《極地營救》 (飾飛行員)
《圍城》(飾董斜川)
《沙漠駝鈴》 (小李)
《歡騰的小涼河》 (姚夢田)
《知識老人》(小學生)
張建亞其它相關資料:
張建亞以執導《三毛從軍記》聞名,一舉榮獲中國兒童少年電影“童牛獎”最佳導演獎、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導演獎提名;同一時間執導《絕境逢生》,榮獲中國電影“華表獎”最佳導演獎、中國電影“金雞獎”導演特別獎。后來他執導的《緊急迫降》,是中國電影史上第一次嘗試用電腦特效表現驚險大場面,具有開創意義。 1993年,張建亞執導的《三毛從軍記》引起了相當大的反響,體現出他的創新意識,影片將漫畫手法、荒誕風格及資料片、滑稽表演有機地結合起來,在大膽想象中體現幽默和快樂情趣,亦在放松嬉笑之中體現深刻寓意,獨具一格,開拓了中國電影在喜劇創作上的新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