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起來是學習演奏吉他的捷徑,因為這樣就省去了研究樂譜和感受生活所必須付出的時間。因為現(xiàn)代錄音技術可以將演奏家的技巧制作得近乎完美,更多的演奏家在詮釋音樂得時候灌注了很多的個人感情,而“初練琴人”在學習的過程中,應該將大部分精力用于基本功的訓練和專業(yè)素質的提高上,有多余的精力應多研究樂譜或用自己得理解結合自身所學,客觀地解釋音樂。因為每個人對音樂的理解都是個性化的,只要你客觀地,真誠地感悟音樂,你就是最好的音樂家。因為,在理解音樂上不存在專家。盲目模仿別人的演奏風格,就會陷入對音樂認識上的偏頗,久而久之喪失了感知,分析,理解和學習音樂的能力,最終發(fā)展成為一個在創(chuàng)作上沒有追求的音樂發(fā)燒友。這顯然與你開始學習時的愿望背道而馳。
錯誤更正:不要一味地模仿任何人的演奏風格,應該更多的研究音樂本身帶給你的特殊意義。因為所有人的演奏只能代表他個人對音樂的理解。;如果人人都能夠把目前的風格模仿得淋漓盡致,只能說明世界上多了幾個劣質的唱片刻錄機,少了幾個有獨創(chuàng)精神的音樂人。

只學習和演奏一種熟習的音樂風格
很多教吉他的人在介紹吉他音樂時,總喜歡將自己鐘愛的音樂類型或流派推銷給自己的追隨者,甚至將自己不太了解或不喜歡的音樂貶得一文不值。這種先入為主的傳授方式,影響了很多尚不具備分辨能力的音樂愛好者。因此,形成了眾多的音樂流派群,他們互相貶低,互相排斥,惟我獨尊,不愿接受其他流派的創(chuàng)作經驗和作品。這些想法和觀點阻礙了“初練琴人”全面掌握專業(yè)技能的途徑,制約了他們的發(fā)展,給“初練琴人”走職業(yè)化道路設立了一道難以逾越的鴻溝。其實,作為職業(yè)樂手或有追求的“初練琴人”應該能夠認識更多的音樂創(chuàng)作方法,掌握更多的吉他演奏技能,這樣才能在實際應用上得心應手,揮灑自如。如果在沒有能力辨別不同流派音樂,或對人類音樂文化的發(fā)展成果沒有概括性認識情況下就盲目的建立個人崇拜偶像,推崇個性流派只能將自己套在固定的模式中,失去繼續(xù)學習的動力,久而久之必將被過去的流行所埋沒,沉淀在朦朧狀態(tài)而不能自拔。
錯誤更正:所有類型、風格、流派的音樂都是人類音樂文化的花朵,雖然并不都是人類只會精華,但都值得學習,至少沒有必要加以排斥。更何況深入廣泛地學習各種藝術學派,也是職業(yè)樂手的必修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