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日晚上,備受關注的2012CCTV中國經濟年度人物獲獎名單最終出爐,嘉里集團董事長郭鶴年獲得中國經濟年度人物終身成就獎,三一集團董事長梁穩根、阿里巴巴集團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馬云等10人當選2012中國經濟年度人物。

備受關注的2012CCTV中國經濟年度人物獲獎名單最終出爐,嘉里集團董事長郭鶴年獲得中國經濟年度人物終身成就獎,三一集團董事長梁穩根、阿里巴巴集團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馬云等10人當選2012中國經濟年度人物,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北斗衛星導航系統任務團隊獲得年度創新獎,小米公司董事長兼CEO雷軍獲得年度新銳獎。與此同時,萬向集團執行董事、首席執行,民生保險董事長、首席執行官魯偉鼎等當選中國經濟年度人物提名獎。
緊扣“實體經濟”
結合今年國內外特殊的經濟形勢,2012年的第十三屆中國經濟年度人物評選主題確定為“實業的使命”,呼喚實業的回歸與振興,表彰在實體經濟方面的優秀踐行者和為實體經濟發展做出重大貢獻的群體。
從獲獎名單看,無不緊扣“實體經濟”的主題,入選的企業涉及傳統制造業、現代服務業、戰略新興產業以及互聯網、金融等行業,充分體現了2012年中國企業在跨國并購、國企改革創新、互聯網產業變局等多方面的特點。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這份榜單的很多獲獎者都已經處于國際同行業的領先水平,成為世界級的商界領袖:聯想是全球PC的老大,萬科是全球住宅地產的老大,還有阿里巴巴、三一重工等都是世界有影響力的大企業,靠實力說話,靠實業說話,他們成為第一批世界級的中國商業領袖。
這其中,三一重工董事長梁穩根也被媒體戲評為“2012最忙碌的董事長”。除了花了3.6億歐元收購德國工程機械巨頭普茨邁斯特,還要“狀告奧巴馬”,并最終做出要將三一遷往北京的決定。但這些看似“浮華”事件的背后,真正支撐三一重工取得今天成就的,還是其超過2400件技術專利和創新精神。
當然,極具創新和創意的新生商業力量,同樣被寄予厚望。小米公司董事長兼CEO雷軍最終當選為中國經濟年度人物新銳獎,可謂實至名歸。從金山軟件公司,到天使投資人,雷軍習慣性將目光瞄向每一個可能的創新領域。最終,小米手機成就了他的2012。在短短一年半的時間里,雷軍成功將小米公司打造為在技術、產品、商業模式等方面都具有顛覆性創新的移動互聯網明星公司。
這種創新同時也在最短時間內轉化為收益:截至2012年9月底,小米公司已經售出400萬臺以上小米手機,如無意外,預計2012年的收入將達到100億人民幣以上。
兩位浙商當選
素有“中國經濟奧斯卡”之稱的中國年度經濟人物,在2012年似乎也離浙江最近。因為在這個特殊的年份里,兩位浙江企業家同時當選,他們是阿里巴巴董事會主席馬云,萬向集團執行董事、首席執行,民生保險董事長、首席執行官魯偉鼎。對此,央視年度經濟人物評選委員會負責人評價,一個省份同時兩位企業家入選,本身就說明了浙江企業家2012年在堅守實業上所取得的成績。
這其中,馬云已是二度當選。關于馬云之于電商業貢獻,兩個數字足以說明:一個1萬億。2012年淘寶和天貓全網成交額突破1萬億,這個數字相當于2011年陜西省GDP的總量。而2003年整個淘寶的交易不到1個億,這意味著短短8年時間,馬云打造了一個網絡上虛擬卻又實實在在的“中國沃爾瑪”。另外一個數字是191億。是備受關注的“雙十一”當天淘寶和天貓成交額191億元,四個“光棍節”淘寶實現了四百倍的增長。
馬云,用他的智慧告訴世界:2012并不可怕。他更是對外直言:“2012年12月21日并非世界末日。”現在的馬云,已經極少露臉,他仍然在花時間尋找著什么,從未停止過思考。
相比馬云,魯偉鼎更像是浙江二代企業家的代表人物,他的當選更是見證了浙江二代企業家的成長。2012年,在魯偉鼎帶領下的萬向集團在今年11月就實現了營收突破1000億元,而在1994年魯偉鼎接任之處,萬向集團的營收不過4.2億元。
北美生產的每3輛車中就有一輛使用萬向制造的零部件。用新一代企業家特有的創新理念和視覺,魯偉鼎為今天的萬向構建了“中國投資、美國運營、全球市場、創新技術、提升整體”的國際化平臺,也為后續進一步成長留足了空間。一家從浙江農村起步的民營企業,能夠創造這樣的輝煌業績,這背后有兩代人的奮斗足跡。
實業的使命
央視年度經濟人物評選端出的每年一度的經濟盛宴,總會特別受到關注。因為,在這里,眾多的優秀企業家齊聚,可以共同探討經濟的未來趨勢所向;從這里,各種市場主體翹首企盼著找到逆境中激流勇進的精神支柱。而更重要的,是在2012年這樣一個不平凡的年份里,我們都希望在這里為堅守實業找到一個更為充分的理由。
對多數企業家而言,2012年是個內外交困的年份。全球經濟復蘇未明,美國的量化寬松貨幣政策沒有能夠成為振興世界經濟的良藥,同時歐債危機的陰影也一直揮之不去。國內市場,改革開放30年來單純依靠人口和資源紅利的時代已然一去不復返,再依靠勞動密集型的粗放型發展模式似乎已經成為“過街老鼠”。
站在抉擇的十字路口,一些企業家們有所動搖、并最終選擇了一種更具“惰性”的生存方式:放棄實業經營,轉向來錢更快的虛擬經濟,成為“棄業家”。這一點,從滬深兩市高管們的減持熱情中可見一斑。
但現實并非這么悲觀,堅守實業并非那么無所作為。
著名經濟學家吳敬璉說,堅守實業,關鍵是信心。這份信心在入選的年度經濟人物身上可以看到:他們,堅守實業,帶領企業躋身全球經濟前沿、為中國經濟贏取一席之位。
什么是實業?當然不僅僅局限于制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現代服務業等都屬于實業,它們同樣可以成為推動經濟發展的新引擎。馬云和阿里巴巴創造的就是一個電商改造制造業命運的經濟神話。一個在“雙11”當天銷售191億元、全年銷售額突破萬億級的業績神話,是在多數人苦于打開內需市場無門的憂慮中創造的,這充分說明了,一種迎合新經濟發展潮流的創新商業模式,能為整個社會帶來怎樣大的顛覆性變革。馬云用他的智慧成就了自己,也成就了千千萬萬名網商。
這就是實業的使命,也是實業的魅力所在。經過了金融危機、虛擬經濟泡沫之后,無論是美國政府還是國內企業界,都越來越意識到真正提升整個社會經濟發展質量,還是要回歸實業層面。實業強,則經濟強。這是一條無法改變的法則。
此時此刻,靜下心來,企業家們再一次真切意識到,這不僅是創富,更是創業創新的新使命。
如何才能更好地堅守實業?三一重工、聯想集團等入圍企業現身說法,為我們指明了其中一條路徑:用國際化的視野,參與全球資源重組。
2012年,三一用33天、3.6億歐元的數字神話閃電般的收購德國機械巨頭普茨邁斯特,成為中德貿易史上最大的并購案,通過此次并購獲取的全球市場資源,直接為三一國際化進程縮短了5年至10年時間。這就是海外并購的魅力所在。借并購出海,聯想集團走得更早。從2005年并購IBM全球個人電腦業務迄今已經七年時間,恰在2012年迎來收割期:趕超普惠首次躍居全球首位。
同樣的宏觀經濟發展背景,同樣的經濟政策,為什么這些入圍的年度經濟人物依然能夠逆水行舟,創造出一番驚天動地的成就?無論是馬云的電商帝國,還是聯想集團毅然拿下的全球PC龍頭之位,這背后都在透射出一個訊息:堅守實業、專注于最擅長的領域深耕細作,但是僅僅這樣還不夠。這中間,還需要更多頭腦風暴下的技術和商業模式的顛覆性創新。
一旦找到了適合自身特色又具有爆發力的商業模式,那么,改變世界的,最終還會是實業家,喬布斯和他的蘋果就是其中之一。
馬云再獲年度經濟人物:電子商務是生活變革
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云12日晚在CCTV中國經濟年度人物頒獎禮上表示,電子商務不是簡單的商業模式創新,而是生活方式的變革,“它在影響一代一代人。”
當晚,馬云與王健林、楊元慶10名企業家獲得2012年度CCTV中國經濟年度人物。這是馬云繼2004年之后第二次獲得年度經濟人物,2009年,馬云還獲得CCTV經濟年度人物10年商業領袖獎。
今年,阿里旗下淘寶和天貓的交易額跨過了萬億大關,11月11日還創下了單日191億元的零售奇跡,將美國同行和線下傳統商業的購物節拋在身后。業界認為,這表明以電子商務為代表的新的商業模式,已經成為一個主流成熟的商業模式,并在推動傳統商業模式的升級和轉變。
馬云稱,1萬億只是剛剛開始,現在電子商務只是對傳統零售渠道的變革,未來三年五年,將進入生產制造的變革,直到影響生活方式的變革。
“今天真正創造一萬億的不是馬云,是今天看到可能不會回頭的店小二、年輕人,90后、80后,是我們在街上不會點頭的快遞人員,他們正在改變今天的中國經濟,只有他們才是未來經濟的希望,”馬云說,“所以我不是取代你,而是幫助他們取代你。”
公開數字顯示,2007年以來,我國消費品零售總額每年保持16%以上的增幅,同期網購交易額復合增長率達77%。2006年網絡購物的交易額僅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0.3%,2010年提升至3.3%,2011年達到4.3%。今年淘寶和天貓的年交易額已超過1萬億,預計這一比例也將提升到6%左右。而11月11日天貓和淘寶創下的191億銷售額,已占到了單日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30%以上。
馬云半開玩笑地說,電商不可能完全取代傳統零售行業,是“基本取代”。電子商務不是想取代誰,不是想消滅誰,而是想建設更加新穎的、透明的、開放、公正、公平的商業環境,去支持那些未來成為中國最佳的企業家。
中國經濟年度人物評委、國務院參事室特約研究員姚景源表示,馬云“恰恰把最古老的藝術,和最新穎的文明網絡結合到一起,這個創新就影響了當代中國,影響了當代經濟,所以我給他投了票。”
CCTV中國經濟年度人物評選關注的是對經濟的發展作出重大貢獻者,是推動了重大的產業變革,重大商業模式創新的實踐者,以及履行企業家精神的商業領袖。因此這一評選也被稱作“中國經濟奧斯卡”和經濟風向標。今年的中國經濟年度人物評選是第13屆,主題為“實業的使命”,已在呼喚實業的回歸與振興,表彰在實體經濟方面的優秀踐行者和為實體經濟發展做出重大貢獻的群體。
馬云穿休閑裝出席經濟年度人物頒獎典禮

王健林(左)和馬云(右)在頒獎現場
昨天晚上七時許,頒獎典禮開始。與以往頒獎典禮不同的是,今年的得獎人拿到獎杯可沒那么輕松:他們還要回答好專業觀察團準備好的疑問,時間為100秒,并有大屏幕倒計時。觀察團成員包括意大利前總理普羅迪、聯想控股董事局主席柳傳志等10位海內外政經界的大腕精英,他們的問題通過大屏幕在現場播出。
真實案例拷問頭兩位獲獎者中遠集團并購曾被誤解為“走私軍火”
昨晚,率先領獎的是中國建筑材料集團董事長、黨委書記宋志平以及三一集團董事長梁穩根。由于梁穩根的飛機延誤,所以由三一集團總裁向文波先生代領。
前段時間,三一集團狀告奧巴馬的消息引起世界關注,觀察團的問題因此也圍繞著海外并購展開。觀察團的提問是這樣的:“中國企業經過努力,與某外國的品牌企業達成了并購意向,但由于并購目標企業靠近當事國的軍事基地,所以當地一家主流媒體說這個并購可能有一點問題,中國企業是來刺探情報的,而且分析推測中國企業是要走私軍火,賣武器。當這個報道一出來以后,很快輿論就炸開了鍋,這個并購不得不暫停了。如果說兩位是這家企業負責人,面對這樣的情況,會如何來應對?”
對此,宋志平表示,企業在走向國際的過程里,確實存在著很多溝通上的問題,中國企業也需要全世界了解我們,希望得到公平對待,希望得到自己的國家的支持。“作為企業家來講,作為中國企業來講,我們走出去并不是我們一個企業的事情,我們身后是我們的國家。從我們的角度來講,會據理力爭,會維護我們的尊嚴,會全力以赴。”
觀察團的提問其實并不是虛構的,而是一個真實的案例,案例的主人公、曾經的央視經濟年度人物、中遠集團董事長魏家福昨天也來到了現場。他表示,當時自己毫不猶豫地接受了這家媒體的采訪并義正詞嚴地反駁了其荒謬觀點,因為雙方文化差異,對方對中國文化不了解,對中國企業不了解,所以必須用美國的文化解釋中遠的意圖。“他們說我們是軍隊的,走私AK47,這是極大的誤解……我說至少三分之一的美國議員從來沒有出過國門,怎么知道中國呢?現在我們告訴你,中遠有600條船,如果是軍隊,600艘軍艦,我這個總裁在美國至少是海軍上將,可是請查我的履歷,我沒有當過一天兵。”結果第二天報道在該媒體頭版頭條登出來了,而“頭版有四個頭像,兩個美國總統,兩位前總統,還有一位美國議員,第四個頭像就是我。”
2022電商市場份額過半?領獎時王健林約馬云賭一億
記者在現場看到,頒獎典禮的高潮出現在馬云和王健林領獎時。這兩位都不是第一次領獎;又都富有幽默細胞,互相調侃,一言一行特別富有喜感。
馬云出場時穿著淺藍色的毛衣,系了條灰黃相間的圍巾,讓人眼前一亮。而且他的動作和神態都很自在隨意:一手持獎杯,一手插在褲袋,還信手向現場觀眾揮舞了一下獎杯。王健林說馬云:“他太時尚了,我沒想到他穿這個出來。”馬云接茬道:“你覺得我穿這個不對嗎?我們努力的一切都是為了做自己。我覺得穿西裝特別不像自己,但穿這個像自己。”
由于王健林和馬云都不是第一次獲得“經濟年度人物”稱號,現場還視頻回放兩人10年前的形象,那種歷史穿越感讓主持人陳偉鴻感慨,當時馬云跟員工暢談愿景時很像忽悠。王健林也笑稱,馬云忽悠的功夫比本山厲害多了。而馬云則“辯解”道,“忽悠是自己不相信讓別人相信;我們是自己都相信,希望人家也相信。”而當王健林的老照片在大屏幕展現時,馬云則調侃王健林說,你看你那時就買手表了。王健林笑言,“我那時是個干部呢,買個手表還是可以的,不是現在這種表。”
馬云和王健林被要求圍繞電商辯論。對馬云的電商沖擊,王健林表示“震撼”,但是否未來會壓倒傳統零售,王健林認為未必。他認為,電商不能完全取代傳統商業。如炫耀性消費還會去零售渠道。而且零售商不會等死,如果線上線下結合還是可以活得很好。而馬云的辯論是:“電商不會取代傳統商業,但會基本取代。因為它不是模式創新,而是生活方式的變革。”他認為,電商今天的1萬億只是剛剛開始。而且電商不是取代誰,而是建立透明開放的商業環境。王健林還現場立下一個賭注,賭注為1個億。2022年,如果電商市場份額占到50%,王健林給馬云1個億。占不到馬云給王健林1個億。不過對這個一個億的對賭,馬云未置可否。